各学院及相关单位:
课堂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建设一流专业、打造一流课程、培养一流人才的落脚点。课堂教学革新是人才培养体系、机制改革的深化,也是人才培养适应大数据思维和人工智能教育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与变革要求的反映。为了进一步完善以研究为导向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体系,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下的现代课堂,经研究,现启动“2019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具体申报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目的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让学生学得更好”突出结果导向和持续改进,以数据驱动推进智慧教学,聚焦全过程数据驱动的课堂教学革新,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改革。通过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管理创新,积极探索智慧教学的研究方法与实践路径,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具有南航风格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与基本建立,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二、申报组织
1.聚焦课堂教学革新,结合课程教学任务,以探索智慧教学为重点,申请者自行拟定研究课题的名称,按要求和规范填写《2019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申报书》(详见附件1)。
2.课题主要面向承担本科生课程(不含专业导论课、新生研讨课、实验实践课)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须独立承担一门课程完整的教学任务)。申请者应热爱教育事业、追求教学卓越、注重教学革新,具有智慧教学理念和大数据思维,同时在2017年以来的课程教学评估中优秀不少于3次,且参加学校组织的智慧教学培训活动不少于10学时(以教师发展评估服务平台数据为准)。
3.作为课题主持人每人限报一项。已经承担2017年以来校级及校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校院两级课程建设项目的团队负责人及主要成员仅可申报院级课题。
4.学院(含教学单位)应对提交的课题申报书进行自评,在课题限额(详见附件2)内确定校级课题推荐项目和院级课题立项项目,并将汇总表(详见附件3)报送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三、课题管理
1.2019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鼓励以团队方式申报。校级课题资助经费来源为校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专项经费,院级课题资助经费由所在单位自筹。
2.本次拟立项的校级课题为20项左右,经费每项为5000-20000元不等。经费开支范围为与本课题研究相关发生的差旅费(50%以内)、资料费(10%以内)、专家费(10%以内)、论文版面费(20%以内)和必要的其他开支(15%以内),不得列支市内出租车费、办公用品费以及固定资产购置费。
3.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对校级课题的申请人资格及申报的选题进行审查,符合申报要求的提交专家组进行评审。在专家组集体评议基础上确定拟立项的课题及资助经费。
4.各学院可参照课题申报要求,在“双万计划”涉及的专业或课程集群内自行组织院级课题立项。对于报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备案,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为优秀且成果突出的院级课题,经学校审核通过,可以升级认定为校级课题。
5.本批校级立项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时间分别为2020年9月和2021年9月,院级课题由各单位自行安排。
四、课题结题要求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课题应着眼我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提高政治站位,聚焦课堂现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思维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出解决的思路、对策及方案,并在实际课程教学或教育管理中予以实践和验证。其中校级课题结题具体要求如下:
1.课题主持人在研究期限内的每个学期,围绕智慧教学负责在本单位(课程团队或系所或学院)开展教师培训不少于1次,面向全校开设智慧教学观摩课不少于1次,参加智慧教学的研讨和培训不少于2次;提交结题申请后,围绕研究成果面向全校作一次专题报告或讲座。
2.结题时课题主持人须提交5000字左右的成果总结报告,并以数据驱动下的智慧教学为主题发表一篇教学研究类论文。
五、时间安排
2019年6月24日前,申请者填写课题申报书及相关材料并提交所在学院审核。
2019年6月28日前,各学院完成申报课题的审核、汇总排序和上报工作。课题申报书、汇总表经签字盖章后,扫描存为PDF文件。课题申报书由申请者上传(https://jinshuju.net/f/wNhONM);汇总表由学院上传(https://jinshuju.net/f/zFbGsp)。逾期不予受理。
2019年9月10前,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经审定后公布立项课题清单,课题负责人签订任务书。未通过评审的校级推荐课题自动立为院级课题。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次工作联系人:易洋(联系电话:84891009)
附件下载:
附件2.2019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课题限额分配表.docx
附件3.2019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docx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