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南航-三十一所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基地在北京市航天三院三十一所举行了教师培训开班仪式,标志着由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负责的2024年暑期教师三十一所“项目式”工程实践顺利开班。参加开班仪式的有我校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高教所李雪飞、三十一所人力资源处党支部书记/副处长徐圆、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刘一丹、来自不同研究室的副主任及一线专家、我校全体参训教师等15余人,开班仪式由徐圆主持。
仪式上,李雪飞代表学校向三十一所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对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基地建设的初衷、目标和长远计划,并重点强调了南航-三十一所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基地对教师能力提升、教学改革创新、国家空天动力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希望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产学研合作,探索新的产教融合培养机制。徐圆代表三十一所向到来的南航教师表示热烈欢迎,肯定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基地的意义,强调了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并就进一步促进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工程合作等方面发表了深入看法。此外,刘一丹代表三十一所介绍了研究所与南航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合作情况。
本次培训为期两天,分为技术交流、实地参观两个环节。
在技术交流环节中,三十一所研究室某型技术负责人汤崭、南航航天学院张镜洋教授,结合企业需求和发展方向,做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并与现场听众进行了多轮互动交流。
在以“企业出题、教师解题”的思路指导下,参训教师经过充分准备和思考,与企业专家面对面,分别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汇报。双方进行了深入且热烈的交流,部分教师受研究室主任们邀请前往具体科室就“卡脖子”问题进行专门研讨交流和技术汇报。
在实地参观环节中,参训老师、项目式实习学生一起参观了加工车间、试验基地等。车间首席技术员、试验基地主任分别向参训老师就各项加工、试验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与参训老师进行了研讨交流,仔细回答了参训老师的提问,有效增进了参训教师对相关技术原理和瓶颈的理解。
由南航能源与动力学院牵头的暑期教师企业“项目式”工程实践——三十一所班再一次开班,标志着南航与三十一所的产学研融合进一步加深,有利于双方进一步建立持久、互利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双方人才培养、科研实力的相互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