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人文学院承办“春季学期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项培训”第八场活动

时间:2023-05-31浏览:213设置

2023519日下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春季学期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项培训讲座”第八场培训活动。本次活动邀请我校航空学院陈建平教授担任主讲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张鸣胜老师担任与谈人开展专题讲座。教发中心副主任杨兰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茅晓嵩以及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60多名教师参加本次培训。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茅晓嵩主持本场活动,他首先对到场的专家和各位老师表示欢迎。茅院长表示,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衡量教学效果最为关键的指标。而考核存档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既是对课程的总结,也是对课程的升华。这里面有很多学问和技巧需要教师们探索和学习,陈建平教授的报告恰逢其时。


陈建平教授首先带领教师们再次学习了我校对课程考核和存档的要求性文件,其次,他结合自己长期的工作经验,以丰富的案例、诙谐的故事、诚恳的建议,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地分析了课程考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既能检查测评、诊断过去,又能激励师生、导向未来。陈教授认为,课程考试有着一些独有的特点,需要教师们在实践中摸索与创新。报告终了,陈建平教授还真诚的谈了几点建议:大学教师最为重要的,是以高度的责任心遵守规矩、守住底线,注重积累和反思,才能真正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陈教授言辞恳切、情感真挚、观点切实,引发在场教师们的高度共鸣,尤其是作为与谈人的张鸣胜老师。张鸣胜老师高度赞扬了陈建平教授的观点,并结合自己一线教师的课程经验和院教学督导组组长的工作经历,发表了自己对课程考核规范的看法。他认为,在课程考核中需要兼顾规范与创新,规范是考核过程有序、有效必要的原则;创新是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必为之举。尤其对于文科专业来说,在试题的命制中更需要注重“试题主观化、标准客观化、考核多样化”。


在交流环节,教师们针对考核标准如何量化、细化、多样化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也有教师表达了自己对于考试与考核、文理科考核差异的困惑,陈建平教授和张鸣胜老师热心分析,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场气氛逐渐推向高潮。



最后,教发中心副主任杨兰芳进行总结,她认为课程考核与存档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最为主要的手段、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衡量教师水平、积累课程经验、联通未来教学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她鼓励各位教师,在高度重视课程考核与归档工作的基础上兼顾规范与创新,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做出贡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