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荐工作指导标准
项目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高校基本情况 | 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举措有力 |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积极组织开展新时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思想大讨论,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有效增强全体教职员工育人意识和育人本领 | ||
把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建设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定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内容和保障措施 | ||
根据自身建设计划,加大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衔接、配套和执行力度,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力度 | ||
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立足优势、找准定位,坚持特色发展,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 |
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 | ||
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 | 积极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推进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合作,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深化国际合作育人,深化协同育人重点领域改革 | |
不断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加强校内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 | ||
大力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 | 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注重学生发展 | |
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并持续有效实施,努力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 | ||
专业建设情况 | 专业定位准确及特色优势突出 | 专业定位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面向清晰,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 |
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并能够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 | ||
专业办学特色优势在本行业本区域明显突出 | ||
专业综合改革取得较大进展 | 教育理念先进,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
不断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更新及时,努力打造五类“金课” | ||
积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教学方法手段不断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 ||
不断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 ||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 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广泛开展 | |
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水平高 | ||
近三年未出现重大师德师风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 ||
质量保障体系健全 |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科学有效,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清晰明确、科学合理 | |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健全,实现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全程监控与常态化评价 | ||
注重对校内外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合理使用 | ||
毕业生持续跟踪反馈机制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形成了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 ||
人才培养质量较高 | 本专业学生在省部级及以上各类重要学科竞赛中表现突出,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 | |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境内外升学率高,毕业生的行业认可度高、社会整体评价好 | ||
下一步建设和改革的思路明确举措得力 | 本专业下一步建设和改革的思路清晰 | |
投入力度大、举措实效性强 |
· PPT||高教司司长吴岩: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加快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 2020大学录取结束, 10大“热门专业”出炉, 究竟哪个专业最火?
高校教师服务工作室 2020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