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究】紧跟前沿 多视角展示普及化时代的学术进展——第十八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分论坛二纪实

时间:2020-11-01浏览:469设置

紧跟前沿 多视角展示普及化时代的学术进展

——第十八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分论坛二纪实


2020111日上午810,第十八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分论坛二在南通大学啬园校区9-201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由湖南大学阳荣威教授主持,吕林海、郭卉、张端鸿、李新朝、张善超、朱虹六位教授作了主题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郭卉教授以关键事件为线索,梳理了中国工程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引出了“基于项目的学习”(PjBL)的概念。从学习环境、学习投入等维度构建PjBL了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评估其具体的学习效能,进而探究PjBL的学习机制。

南京大学吕林海教授借助实证数据分析了N大学在线“深度教学”的现状表现,继而围绕教师的个体观念、教师对于教学环境的感知两个主要方面,从教学观念、变革意愿、学生观念等基本维度构建了影响大学在线“深度教学”的影响机制模型,并提出了转变教师思想观念、培养教师教学变革意愿和构建优质氛围的行动路径。

同济大学张端鸿教授以“大学治理中的权力关系”为主题,探讨大学办学自主权,通过分析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学术与行政关系,梳理了行政条线之间关系,并提出呼吁:以更加宏观视角审视高等教育治理中的权力关系。江苏大学李新朝教授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新工科”发展、教育改革等时代政策,将江苏大学作为研究案例,指出当前来华留学生工程教育的问题,构建了“双擎双能”的人才体系和培养复合型行业精英的发展路径。

湖南大学张善超教授介绍了国外教师教学核心能力研究框架,结合实际教育需求,从价值性、统整性、情境性的角度探讨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核心能力的内涵,从二维交错的视角透视了高校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的原点逻辑、存在逻辑、发展逻辑和历史逻辑。武汉工程大学朱虹老师以“数字化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为”主题,援以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实践,提出高校教师数字素及标准、进而探析了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养成路径。

本场论坛紧跟前沿学术,囊括PjBL、深度学习、教师教学核心素养等论题,视角多样化,充分展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参会师生沉浸其中,受益匪浅。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