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究】细致入微 科学化拓展普及化时代的高校发展的实践之路——第十八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分论坛一纪实

时间:2020-11-01浏览:574设置

细致入微  科学化拓展普及化时代的高校发展的实践之路

——第十八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分论坛一纪实


2020111日上午810,第十八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分论坛一在南通大学啬园校区9-302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苏高教》编辑部沈广斌主持,先后有庞海芍、王建华、肖海涛,张东海、李雪飞、王务均六位学者作了主题报告。论坛一开始,沈广斌主编就表达了对十八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的高度赞扬,并对研讨会以对《江苏高教》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教师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的庞海芍教授就教师教学发展的国际视野与中国道路进行了报告。庞教授首先引用了潘懋元先生对于教师发展内涵的界定,指出我国教师发展开拓创新,努力耕耘,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属性定位模糊;功能职责不明;运行机制不畅;各层冷热不均的问题也显而易见。针对教师发展的未来之路,庞老师指出要以研究引领实践,以实践促进研究;要让教学有魅力,让课堂有生命。

南京师范大学王建华教授以“双一流”建设与大学的综合化为主题,开篇指出大学综合化的必要性:人类的知识进步是一个整体,缺少任何一个学科都是不完整的。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不是某个学科达到了世界一流,而是学校的学科综合实力居于世界一流。综合化是大学实现卓越的基础,世界一流大学在学科设置上既有规模庞大的也有小而精致的,但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深圳大学的肖海涛教授运用诗意的语言作了题为《诗意的大学》的报告,她认为人需要诗意的栖,大学需要成为诗意的大学。诗意的大学旨在探求真知、认识世界和理解生活。所谓大学,以大化学,以学求大,大学的职责是要提供博雅教育。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张东海教授做了题为《绩效 贡献 差异化:加拿大安大略省战略授权协议简析》的报告。报告通过对安大略省公立高校绩效拨款的演进过程分析,得出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评估的启示:重大改革举措分步尝试,稳步推进;评估指标体系要简练,具有可操作性;评估要重视育人核心使命;多样化的评估数据来源;评估要体现高校自主权,凸显高校办学特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雪飞以《行政管理系统建设与一流大学治理现代化》为题开展研究,重点解读了哈佛大学的行政管理发展,从对哈佛大学现代行政管理的兴起、行政管理系统的层级化拓展和、强化,以及哈佛的行政化之忧等方面对主题进行讨论,提出有关行政管理建设的反思与启示,发人深省,令人耳目一新。

自安徽工业大学的王务均老师报告题目为《控制权分配与高校管理重心下移:一个案例检验》,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引入问题,指出我国高校需要将三种不同类型的控制权在“校--系”之间进行科学的分配组合与转移,以构建完全不同的校内权威关系、行为方式和管理重心定位,从而激发院系管理的能动性和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

本论坛以开阔的视野、细致入微的分析和缜密的思维引领会嘉宾遨游于学术之海,意犹未尽,再盼来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