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劳动教育课程框架、特征与实施关键:基于劳动要素的理论视野

时间:2020-03-31浏览:308设置

201911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的基本要求。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核心构成,课程与教育相伴共生。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的主要载体就是课程。高等教育的核心特征是传授高深学问。那么,在高等教育阶段课程中如何实行劳动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劳动教育有何特征?高等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什么?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天然包含较多劳动因素,因此本文以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主要探讨对象。


一、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要素

讨论大学劳动教育课程问题的起点是,什么是劳动?本文并不期待给予“劳动”概念以精确定义,只期望呈现出劳动的几个核心要素,以为大学劳动教育课程先行探索一个方向。


1. 动手和动脑相结合

      劳动,对于人的成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指出,劳动是推动从猿到人转变的决定性力量,这种决定性的力量促进了手的改造,促进了人的感觉器官和人脑的发育,这种作用呈现出相互性。以上论述呈现出劳动的两个核心因素,手和脑。劳动需要促进手和脑的紧密结合。但是在人类历史中,劳动分工却逐渐导致了手和脑的分离。最先的劳动两元分工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其中脑力劳动继续按照学科和职业分工,体力劳动与劳动工具(例如机器)相配合,又持续发展出更细致、复杂的分工。技术分工和机器相配合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但精细分工后劳动本身却变得简单、单调、重复,在生产线上从事这类劳动的劳动者基本不需要动脑。因此,以提高劳动效率为目标的精细劳动分工最终就会导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几乎彻底地互不相干。这样的体力劳动不但无法促进脑的发展,反而使得脑的发展停滞和固化。


劳动教育之所以称为教育而不是单纯劳动,就在于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既需要动手,也需要动脑,其目标不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在于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促进个体的人在不同分工环节、不同工种间不断变换以对劳动的总目标和各环节都有第一手的认识,能够不断思考劳动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


2. 劳动工具

恩格斯直觉地提到另一个关键,“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这就呈现出劳动的第三个因素:劳动工具。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从制造劳动工具开始,劳动与劳动工具始终相伴随。人使用劳动工具劳动。


人如何能够知晓劳动工具/用具的结构本身呢?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以“锤子”这一工具为例进行了细致分析,说明“唯有在打交道之际用具才能依其天然所是呈现出来”,“对锤子这物越少瞠目凝视,用它用得越起劲,对它的关系也就变得越来越源始,它也就越发昭然若揭地作为它所是的东西来照面,作为用具来照面。锤本身揭示了锤子特有的‘称手’,我们称用具的这种存在方式为上手状态,用具以这种状态从它自身将自身公布出来”。因此,上手/操劳或劳动成为领会工具唯一的渠道和通路。


在上手劳动中,个体的人可以进一步知晓劳动材料的何所来、何所用,知晓劳动目的以及这一切构成的指引网络,才能发现劳动工具坏了而需要修理,或者不合用而需要改进。上手是发现不合用的唯一途径。工具不合用有时不是坏了,而是在科学原理指引下呈现出工具本身的低效,这时就需要创造新的劳动工具了。新劳动工具会带来劳动和产业升级。创造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劳动工具。在基础教育各阶段和高等教育中,对不同劳动工具的上手领会是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最需关注的内容。


3. 面对真实现象

现象”被确定为:就其本身显示自身者,公开者。现象学就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这就是现象学的座右铭:面向事情本身。由于劳动所面对的是真实世界,因而劳动第四个因素呈现出来:劳动面对真实现象,面对“实事”而非“虚事”。劳动因而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


现象与现象学之所以格外重要,因为现象与认识世界有关。个体的人如果经由理论而面向现象,现象有可能被理论所遮蔽。因此,在科学革命或者范式变革的关键处,新范式的源始必是现象,而不是在旧范式之内按照逻辑进行的推导。遮蔽状态是“现象”的对立概念。与现象和“实事”相对立的概念还包括幻象。幻象中没有真理。


      直面真实现象这一劳动因素直接提示出之前少有提到的劳动类型。第一是探索性劳动。探索性劳动既是智育,也是一种劳动教育。在自然科学领域,研究需要理论和上手实践紧密结合,本身就是劳动。在社会科学领域,田野考察当然具有劳动性质。探索性劳动是认识“真”的劳动,中间包含有“美”。从事探索性劳动的知识分子本质就是劳动者。探索性劳动产生对“真”的认识,这种认识与对工具的改进和创造相联系可以极大促进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时,探索性劳动将扩展人类的认识疆域和生产疆域,譬如可以把生产疆域扩展到小行星。劳动本身就有去遮蔽而使真理敞开的功能,以揭示为目标的探索性活动是完完全全的劳动。在海德格尔看来,“操劳活动,是揭示着的”。第二是艺术性劳动。艺术性劳动既是美育,也是一种劳动教育。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二、大学劳动教育课程框架

劳动存在多种形式,包括家务劳动、服务性/公益性劳动、生产劳动、探索性劳动、艺术性劳动,军事劳动、管理劳动等,传统的生产劳动只是劳动中的一种。在高等教育阶段,真实劳动、探索性/创造性劳动成为劳动教育需关注的特征。按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元划分,同时考虑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场域,我们先行给出大学劳动教育课程一个框架:


1. 显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

显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专门设课与融合课程相结合。各高校基于本校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场景,可以在必修课、素质教育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设置劳动教育相关理论课程。


2. 隐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之一:校园内劳动教育实践

隐性课程是大学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形式,有助于引发相关学习和伴随学习。大学需要以劳动教育为目标对学校隐性课程进行系统和精心设计。校园内有许多真实劳动机会。学校可以系统梳理校园内劳动机会,以勤工俭学、公益服务等方式为同学提供劳动机会,促进学生在劳动间断期和劳动后的反思和总结,提高学生在劳动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园内劳动教育实践包括以体力为主的劳动,例如宿舍、食堂、教室和校园卫生维护、绿化、安保;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劳动,例如各类助研、助教和助管;校园内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如导游、秩序维护、展览讲解等。


3. 隐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之二:校园文化机制建设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规范、激励、凝聚和交流功能。要大力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开展与劳动相关的社团活动,举办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充分发挥优秀同伴在引导学生成长、塑造劳动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隐性课程的重要方面。在全日制学生群体中应增加具有真实劳动经历的学生,经由朝夕相处以影响同学成长和劳动价值观形成,塑造大学整体氛围和价值观。鼓励高校通过自主招生渠道,根据学科情况录取少数劳动模范、退伍军人和其他优秀劳动者成为全日制学生;鼓励普通高校以学分制修读方式录取部分正在工作的非全日制学生;鼓励并创造机会,促进参与创新创业、勤工俭学、公益服务、参军复员的同学作为同伴效应的重要载体,在课堂和日常交往中形成与劳动教育目标相吻合的积极同伴效应。


大学可以通过学分制模式为学生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创造条件,这是当前劳动教育改革的前沿和难点。改革已先行在高职展开,问题也已先行在高职暴露出来,本科应随后跟随。在教育财政和管理制度层面,改革包含以下重要方面:一是与非全日制/弹性学习年限相关联的学分制收费制度改革;二是相关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三是住宿收费制度改革,住宿费应随年级增加,以迫使学生从象牙塔中出去以直面真实社会和真实现象,在社会参加真实劳动;四是大学生意外保险制度改革,以为大学承担学生意外无限责任制减压;五是大学就业率、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改革,传统以全日制、住校学生为主要对象所形成的管理制度,在劳动教育视角下已显得“千疮百孔”而需修补和变革。 


4. 隐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之三:社会真实劳动机会拓展

鼓励全日制学生在学期间,在校外参加实习、实训、调研和科学研究,参加真实、有报酬的勤工俭学,参加校外公益志愿服务,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工地、商场、物流、医院、公共卫生防疫等劳动场所,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等公益服务场所。鼓励全日制学生中断学籍(休学),在间隔年从事真实劳动,包括参军、支教、创新创业等。政府机构需要率先行动起来,增加政府实习生比例,这是真实管理劳动。例如,20202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9名研究生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参加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研究和统计工作,就是典型的公益志愿服务劳动的案例。这一特殊时期,以各种方式参与公益志愿服务劳动的案例众多。 


5. 评价

隐性课程中劳动教育评价有所不同,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情况不应以百分制或等第制评价,而应是质性描述性评价。为此,应该设置学生成长数字档案,其中特别关注劳动中的表现以及劳动中断后的学生自我“反顾”。 


三、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

1. 大学劳动教育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大学劳动教育的核心特征是什么?由于18岁未成年,18岁以下年龄段的个体参加完全真实劳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重点在家庭劳动、简单手工制作以及与年龄相匹配的公益劳动,其中家庭劳动要帮助学生学会个人卫生和个人其他事务的料理、做饭以及家庭卫生维护。相关工作在校园则包含教室、楼道和校园卫生和园林维护、安全维护等工作。


与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大学生可以参加真实劳动了。真实劳动是非模拟的,也按照劳动考察和付酬。大学阶段一种典型的创造性劳动就是具有高度探索性的本科生科学研究。此外,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等劳动教育中,也应将探索性/创造性活动作为首要教学内容予以策划和安排。由于劳动需要面对真实现象,创造性劳动教育所面对的现象需要尽可能靠近学科前沿、靠近产业一线,这是探索性/创造性劳动教育设计的关键。例如,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前沿在武汉的各级医院和方舱医院。综上,真实劳动、探索性/创造性劳动是大学劳动教育的核心特征。


2. 劳动转化为劳动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真实劳动本身虽是一种教育,但很多时候其教育作用发挥不出来,例如短期而言一个人一天到头都在劳动,或者长期而言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持续劳作,劳动就仅是“劳——动”。促使劳动的教育意义发挥出来需要一个时间因素,这被海德格尔称为“寻视操劳变式为对世内现成事物的理论揭示的时间性意义”。这个时间因素,简而言之,就是劳动需要停下来,中断一会儿,以产生“实践的阙然”;或者说,在“动”之后,安排一个“定”而不动的时间间断。


劳动中断一会儿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脑力活动得以开始,这个脑力活动的特征就是对劳动的全面“反顾”,对劳动中何所来、何所用、不合用以及劳动中指引网络的全面“综观”、“左寻右视”、“概观”,这种对劳动的全面整体反顾和概观被海德格尔称为“考虑”。考虑的最佳结果之一就是产生新理论、还有理论导致的崭新预见。“考虑让某种东西缘之结缘的那种东西被寻视看见。”


劳动发挥教育作用的这个时间性因素,提示我们在大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必须为一段持续劳动安排一个中断,在中断时间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对劳动全面整体的反顾、综观和考虑。课程成果,或者是学生把考虑呈现出来,或者是把考虑深入、持续下去。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人已经多年劳动,我们可以用大学教育来中断他持续多年的劳动。可以把这个问题明确为:在个人一生的成长时间中,大学教育如何促使劳心、劳力分工时间的中断和柔性化安排,从而自然地消灭“劳心者”和“劳力者”在一生中的身份固化?


3. 大学如何促使劳心、劳力的柔性分工?

劳心劳力的柔性分工在学校教育中,一方面体现在以理论学习为主的课程学习中,有机融入动手动脑的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在个人一生中体现于学校教育与真实劳动在时间上的相互中断/间断和有机融合:个体的人在人生一个阶段在学校学习,在人生另一阶段参加真实劳动,之后又有机会返回学校学习。在学校学习不仅包括培训等短期学习,学历教育也应融入。这使得社会真实劳动与正式大学课程学习相互中断而交互,使得社会中劳动者一旦生发出新的成长愿望和抱负,就可去大学学习,使得大学学习成为连续劳动的中断、进而有更大可能在学生身上促成有价值的“考虑”;也使大学中的课程学习者能够去社会参加真实劳动而也形成对理论学习的中断。这样,就会在新时代较为彻底地消灭“劳心者”和“劳力者”在个人一生中的身份固化,使“劳心者”不再持久地“治人”,“劳力者”不再持久地“治于人”,这是劳动教育视角下新时代需要的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系统。


从“劳动”视角审视,现有大学教育制度可能需要以下变革: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本科学生毕业时少有真实劳动经历。为了让他们能参与真实劳动,本科毕业后他们应直接参加工作,甚至变换工作,在不同劳动中了解世界和了解自己。这意味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推荐免试研究生对象应至少需要两年真实劳动经历。劳心、劳力的柔性分工意味着,成人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应与正规大学教育完全融合,这也是开环大学的本质意蕴。在此之前,本科全日制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在大学中相互分离,两个受教育群体在全日制大学由不同机构管理,彼此不相往来,教育质量也存在差距。此外,还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开放大学,有全国统一组织的“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进行招生录取。改革意味着两种教育体制统一,质量统一。目前,成人学历教育中的拾遗补缺任务已基本完成,成人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管理的责任可逐步转移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领导和负责,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简称成人高考)可以适时与高考合并,本科学历教育中按照完全学分制修读的非全日制教育应逐步扩展。这一点同样是大学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


                                                                                                   转载自“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公众号2020327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