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首届国家教学名师范钦珊教授《材料力学》示范教学第一课
2月26日上午10时许,将军路校区2106教室里座无虚席,近百位学生和教师正在期待首届国家教学名师、我校“钱伟长讲座教授”、82岁高龄的范钦珊教授亲自讲授《材料力学(A)》第一课。范老先生脱下了羽绒外套,在与前排的学生与老师问好后,精神矍铄地站上讲台,开始了他今天的课程……
这是2018年以来,范钦珊教授为我校“钱伟长班”、“冯如班”第二次讲授《材料力学》课程,也是学校第二次推出“名师公开课”,旨在发挥教学名师在金课建设上的示范引领作用,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创新的教学思维、新颖的教学范式,推动中青年教师尤其是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第一次课导论课,除了45位学生以外,还吸引了全校不同学院的65位老师前来观摩学习……
范老师已经年过八旬,依然坚守着课堂授课的“范式规范”——全程站立、满场走动;声音洪亮、不借扩音;一气呵成、不喝水、不中断。他的课件每一页都是他精心设计、亲手制作,PPT画面简洁,层次分明;课程讲解时抽丝剥茧、丝丝入扣;课堂互动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范老师以《材料力学第一课——课程教学的新篇章》开始,进入课程导读环节。他认为“一流本科教育的根本在于一流的课程教学”;一流课程教学理念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养成能力、激发智慧、培育英才”;一流课程教学技术路径不仅在于“注重基础、挖掘深度”,更在于“面向未来、适当交叉”。范老师近三十年来一直奋战在课程教学创新的第一线,也一直在潜心琢磨一流课程的教学模式。他认为“做好教学、研究教学、创新教学”是教师教学的神圣使命。2018年,教育部正式提出推进高校金课建设以来,他闭门谢客,精心研究与设计课程教学。他结合50年的材料力学教学实践,提出了“自主学习+深度研讨”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带领南航教学团队开发了《材料力学“自主学习”线上线下学习系统》,精心设计了基于互联网+学习的教学课件,从零起步,精雕细琢,全新打造《材料力学》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范老师说“今天上课的课件最新版本是今天凌晨三点,他在睡梦中突然有了新的灵感,赶紧起身修改了课件……”
范老师从“什么是材料力学”“为什么要学习材料力学”“怎样学好材料力学”三个问题入手,鞭辟入里地介绍了课程的应用场景、知识内容框架、学习方法以及考核要求,并对学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结合了大量工程案例,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剖析了一个个工程问题,指出“材料力学是充满数学思想和辩证思维的课程”;“要学好材料力学在于激发智慧,转变思维方式,在于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侃问题;材料力学课程期待带领大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课程最后,范老师动情地说出了自己年事已高仍不舍讲台的最重要的理由,“有了学生就有了生命”。在场师生无不动容,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
应校内外教师的要求,范老师授权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定期将其授课课件免费公开与发布,具体可关注南航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网站的“名师公开课”专栏。
课后部分学生感言:
“一直以来对可以上范老师的课充满了敬佩和期待。这一堂导论课果真让我感到震撼。范老师对“自主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是超乎我想象的,他对研讨的方式和态度也是超出我的预想。今天还很幸运得到了范老师的亲笔签名,相信范老师的课会更加激励督促我更好地学习,成为范老师所指的英才。( “冯如班”苏锐滔)
“范老师说他的课要做到“教师随时随地教,学生随时随地学”。这样的课堂革新对于大学教育改革有很大的意义。之前同学们在课后产生的一些问题很难得到及时的解答,而现在我们不仅可以随时得到解惑,而且还能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自己探索,做到真正的激发智慧、追求挑战。期待可以通过这样的课程更好地掌握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此之上层层深入,最终能够学以致用。(“冯如班”余莹莹)
“范老师和他的组合提出‘深度研讨’的研讨课对我们能力提升大有裨益,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和同学交流的习惯,让学习知识不再是单方面的接受,而是输出和交流的过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范老师说:to slove the real world problems, you have to go beyond the books. 大学学习就应该如此,不囿于一隅,走出课本。范老师整堂课都坚持站着上课,精神矍铄,他的激情感染着我们。感谢范老师和他的组合!(“冯如班”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