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融合创新 加快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研讨会

时间:2018-04-17浏览:921设置


      2018年4月14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融合创新 加快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研讨会在南京钟山宾馆顺利召开,来自约100所高校的600多名教师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旨在积极配合高等教育新形势下“双一流”“新工科”“在线开放课程”等项重要工作,研讨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课程与教材的出版创新。上午的大会由我校教务处处长孔垂谦教授主持,江苏省教育厅袁靖宇副巡视员做了重要讲话,南京大学王志林副校长、我校施大宁副校长、高等教育出版社林金安副总编辑分别做了大会报告。

       江苏省教育厅袁靖宇副巡视员的讲话从高等教育发展特征、环境变化等方面解析了当前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以江苏省高等教育为例,生动地阐述了为实现这一战略定位和目标而采取的思路和措施。袁靖宇副巡视员还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施大宁副校长的报告介绍了开放课程创新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并以自己主讲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物理与艺术”的建设为例做了展示。报告分享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的经验,指出教学、课程、资源同步建设的重要性。施大宁副校长的报告题目“集成 创新 共享 融合——从‘慕课’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思考”,是对报告内容最精要的诠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林金安副总编辑在题为《出版创新助力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报告中,首先用丰富的案例展示了高教社作为我国高等理工科教材的发源地、国家教材出版规划的主要承担者、信息技术与教材融合发展的领军者的地位与贡献。报告还详细介绍了新形态教材与数字课程的出版创新与建设成果。林金安副总编辑表示,在“双一流”“新工科”“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改革新形势下,高教社将以探索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之路为已任,以数字课程与新形态教材的出版创新助力高等教育改革。

      下午,在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电子电气、计算机、力学土建、地理、机械等8个分会场,围绕课程与教材建设安排了精彩的报告和深入的交流。我校教务处副处长梁文萍教授和信息化处王立松副教授围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整体规划本校数字课程出版与应用进行了充分交流研讨。

       我校成功承办此次研讨会,展示了我校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为高校教师搭建了交流教学改革成果的平台,并将有力推动江苏高校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的进程!

    我校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组织了200多位教师到会学习和交流。


副校长施大宁教授、教务处处长孔垂谦教授与理学院参会教师合影。

自动化学院参会教师合影。


返回原图
/